这一次,谁也没想到,老李头的伤势会引发如此波澜。
去年,他在物业公司做看门人,结果被机器绞断了手指,而公司居然以超龄不算工伤为由,拒绝赔偿。
这个本该是理所当然的赔偿案件,居然让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被逼得在社区群里打起了官司。
你说,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事,竟然点燃了全国范围的争论?
回到政策出台的那个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老年劳动者身上。
人社部终于出手了,推出了《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
这让我们都松了口气说到底,谁能不为这群被忽视的老年打工者捏一把汗呢?
这群人,年纪大了,但心里依然想着用手中的工作,换取一份安稳的生活。
你以为他们乐意继续加班,费劲心力地撑着一个岗位?
不,他们大多是迫不得已。
而这个政策的出台,确实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你觉得这项规定,能彻底改变现状吗?
我倒觉得,别太高估了这次的法治春风。
听说规定出台的第一天,就有不少物业公司和建筑工地开始想法子逃避,变相规避责任。
比如,改为临时工或个体工商户,再强加一些不合理的条件。
拿浙江去年塔吊事故来说,受害者被注册成法人代表,最终没能获得赔偿,这样的聪明操作,可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些行业。
是的,企业为了省钱,已经能骗到习以为常。
对这些企业来说,老年人就是便宜劳动力,年纪大了,他们又好骗没有合同、没有保障,这种情况,难道不是一直存在的隐形吗?
他们用年纪大了当借口,把这些超龄劳动者抛向社会的边缘,让他们和工伤保险、医保渐行渐远。
有人问,为什么政策总是先发力,后落实?
说白了,政策温柔的背后,隐藏的是执行不到位的老。
老李头的事件,算是点燃了这场风波。
它揭示出的远不止一条老人的维权。
全国4000万超龄劳动者,六成连正式合同都没有。
这样的统计数据就够触目惊心,像是在告诉我们社会没准备好。
而政策出台后,尽管有了强制措施,可这些措施落地后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你觉得,这些漏洞,会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安稳地被处理掉吗?
而我们怎么办?
这些不计其数的李头,是否也能在这项政策中真正看到希望,感受到这份关爱?
抛开所有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忧虑,我们至少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否则,当越来越多的李头在这里无处申诉,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呢?
希望政策的表面文章能真正触及到根本,不再让这类无辜的伤害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