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很好奇:王耀武总是被人欺负,情有可原,但范汉杰为什么却没人敢惹?
在这地方,人人平等,没有谁是老大。
根据沈醉的回忆录,国民党被抓的成员想进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但级别不够就进不去。实际上,沈醉的级别也不够。
他不过是个国军少将,既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也不是地方上的大官员,之所以能破格进入功德林改造,就是因为沈醉属于那种特别让人讨厌的“大特务”。原本他在重庆的地方管理所改造,却被前来参观的人一眼认了出来。
一群人大概以为他就是他们的亲人,上来就要打他。还好有管理人员保护,否则肯定伤得很重。最终,为了保护沈醉,他们把他转移到了北京功德林,和杜聿明、王耀武等国民党大佬一起住了。
没想到,沈醉这个功德林里的小人物,后来成了战犯管理所的知名代表,名声响当当。为什么呢?因为他被特赦后,就像开了窍一样,从特务变成了作家,写出了不少关于功德林战犯的故事。
说到底,内容还是挺新鲜的。以前那些威风凛凛的国军战将或大佬,突然就变成了普通人。比如杜聿明,如果不是沈醉记录,谁能想到他还会踩缝纫机?
当然不能忘记王耀武,他在国民党里也是个大人物,而且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可是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在功德林里经常被人“欺负”,这让沈醉都感到非常惊讶。
据沈醉的《战犯所见所闻》一书记载,王耀武是从“济南解放军官训练团”转到了功德林进行所谓的“快速改造”。这里的“快速改造”指的是对他被俘后表现的认可。
因此,王耀武被送到功德林后,成了“学习委员”。在这个地方,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仅次于管理所人员,高高在上。他在这个战犯群体中的地位,就像是食物链的顶端。
沈醉和王耀武早就认识,关系不错,所以他刚来时还挺高兴,觉得自己有个靠山。但后来他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谁是老大,连自认为的老大也经常被人欺负。
常常受欺负的王耀武
有一天,几位同学闲聊三国,王耀武提到最佩服关羽。不过,没过多久,王耀武突然变得很紧张,很快就跑到管理员办公室去承认错误。
原因在于,关羽虽然有勇有谋,但身在曹营却心系汉室,不够忠义。我王耀武现在正在功德林改造学习,绝不能重蹈关羽的覆辙,所以在我心中,最值得佩服的人是诸葛亮!
当时管理员吓了一跳,很快明白是王耀武多想了,赶紧去安慰他。不过,王耀武还是心情低落了好几天。后来,沈醉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因。
虽然在沈醉看来,王耀武是个大人物,但在功德林里,还有很多实力不逊于王耀武的国民党高层。现在王耀武一得意,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嫉妒和不满。就像沈醉在书中写的那样,他们想把王耀武拉下马,取而代之。
江湖,这就是江湖,不管到了哪里都是一样。因此,难怪三国王耀武说话都那么谨慎。那么这些人是怎么欺负王耀武的呢?
因为王耀武特别聪明,平时也不爱多说话,所以当他清醒的时候,要想找到他的漏洞来攻击非常难。因此,想要扳倒王耀武的人便想出了个怪招——趁着王耀武睡着时说的话,只有天知道、地知道,别人知道,他自己却不知道。于是,一场针对他梦话的攻击开始了。
最近,功德林的管理员发现,总是有人反映王耀武的怪事。大家说,每当王耀武睡着时,总会不停地喊梦话,而且那声音听着特别难听。于是,大家猜测:“这肯定是白天憋在心里的不痛快,到了晚上控制不住就发泄出来了……他(王耀武)表面装老实,实际上里外不一样。”
那么结果是怎样的?王耀武居然还被信任了,学习委员的工作也挺顺利的。这下有人真的急眼了,直接去找管理所的领导质问,而领导的答复有三条。
首先,我们没有发现王耀武有啥做作的地方。其次,王耀武一直工作得很卖力。再者,说梦话是人的正常习惯,而且管理所的其他人也没听说他有这方面的问题,凭什么就撤掉他?这根本没道理!
三、范汉杰为何让人不敢招惹?
王耀武在功德林里过得挺辛苦,总是被人欺负,但他不能反击,因为一反击就会引来更多的麻烦。总之,还是那句话:谁让你王耀武这么出色,当上了学习委员呢。
沈醉在感慨王耀武总是被人欺负的同时,还留意到另一位大佬,这位大佬和王耀武完全不同,他只欺负别人,到最后几乎没人敢招惹他,这个人就是范汉杰。
有一次,范汉杰他们小组需要填写《战犯家庭情况表》。偏偏小组长是个让人不太喜欢的人。于是范汉杰就说:我的眼睛不太好,明天再写吧。
组长生气了,一番严厉批评之后说:你来说,我来帮你填。
范汉杰笑着说道:“我有六个老婆,孩子们还不到一个新编制班的人数呢!”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
小组长更加生气了,但范汉杰却笑着说道:“这已经习惯了,你如果不写,我自己来填就好了。”小组长感到非常无奈。
范汉杰向来不靠谱,连投降被俘时都如此。最初他隐瞒身份,想找个机会回归蒋介石,但很快就意识到这只会送死。于是他主动坦白:“我就是范汉杰,你们要杀就杀,别解押来解押去了,因为长时间不走路,走起来非常吃力!”
因此,面对这样“不靠谱”的范汉杰,小组长也只能干瞪眼。至于范汉杰到底写了些什么,沈醉就不清楚了,他只知道范汉杰很快又开始欺负人了。
他偷偷在桌上写字,被室友发现了。范汉杰就说自己在写遗嘱。没过多久,管理所的领导来了。但范汉杰却说眼睛不舒服,哪有写遗嘱的事。
这告状的人气得不行,可当时屋子里就他和范汉杰两个人。现在范汉杰不认账,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心里委屈得不行。他后来明白了,自己是被范汉杰给“套”住了,白白上了个大当。
更让他生气的是,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还不能批评。毕竟,管理所的领导担心范汉杰出什么问题,特意嘱咐大家,不要批评他,免得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其他同学。
一度沈醉很纳闷,范汉杰这是什么意思?直到他们被特赦后才明白:范汉杰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比陈赓还要幽默),他知道死后也不想惹麻烦。只要不惹他,他也绝不会惹事。再加上他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所以成了个很难惹的人物。
关于范汉杰在功德林内被认为“无人敢惹”的说法,后来也被证实了。无论是电视剧《特赦1959》,还是电影《将军决战岂止战场》,范汉杰的戏份都很少。因为他既不惹事,也不被人惹,所以“焦点事件”自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