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三杨”护国运;现代中国亦有“三杨”,这对别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朝鲜战争至今已80年,美国老兵一提起“三杨”,裤衩都要飞。
我们最高长官克里滕伯格,一听“三杨”二字,这位战争狂人立刻变成战场版“林黛玉”,满脑子只剩如何体面收场。
今天要说的,便是“三杨”之一——杨得志,字诀是“勇”。
如今美国史学界回顾后无不惊叹:一家1949年成立的新公司,竟能把一个来自乡下的“土豹子”培养成顶尖管理层。一身惊人的韧性,再加上开路先锋的无畏,已属难得;偏偏学习力还强得吓人!拥有这样的全才,是这家公司的大幸。
我们口中的“1949年新公司”,指的就是新中国;而这位令人惊奇的全才,正是杨得志!
谁能不发怵?
美国第一军见多识广,可一碰上黄皮肤的杨得志所部第19兵团,47,000个裹着鸭绒睡袋的美国兵,被2万名啃冷冻土豆的中国士兵打得满地打滚。战后统计:美军伤亡率达25%,12,000名美军永远留在半岛。
“杨得志”三个字,在第一军士兵心里,比亲爹印象还深。
来时风光
1950年,我们美军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拿下了朝鲜半岛90%的地盘。第一军走到哪儿,不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也不是推的!
1918年8月10日,一战时美军第1集团军——三大野战军里的老大,远征法国。二战诺曼底,我们第1集团军直捅德军要害。
第一军隶属陆军司令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便是从此系出身。第一军区总部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第二区军在纽约长岛杰伊堡;第三区军驻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附近霍华德堡。
只要眼睛不糊,都看得出:第一军守的是美国最富庶的区域。
若说第一军官兵心中还能敬谁,那也只有潘兴将军;就连美骑一师在他面前都成了小弟。
美骑一师由华盛顿创立又如何?第一军是林肯总统亲自创建,隶属声名显赫的波托马克军团和弗吉尼亚军团;黑人把它当亲人,白人称之铁哥们。
麾下更有:东部管区师——肯塔基州诺克斯堡第4骑兵旅、第157步兵旅、第174步兵旅、第177装甲旅、第188步兵旅;西部管区师——得州胡德堡第5装甲旅、第120步兵旅、第166航空旅、第181步兵旅、第189步兵旅。
我等虽低调,传说处处留名。美国百姓常说:美国被敌人包围了——想知关键设施在哪儿,看第一军驻地就明白。
1918年9月,约翰·潘兴将军大步流星,率55万美军横渡大西洋,狂揍德军。一战封神,当场歼敌5000!随后6个月连番重击,统御千军,终得天下安宁。
那时的第一军士兵,一报自己是潘兴的人,仰着下巴根本瞧不上谁。潘兴让第一军名震全球。而同一年,我们最大的未来对手——中国的杨得志,才7岁。
潘兴为第一军注入军魂后,部队又经6任司令锤炼:德鲁姆中将(1938.11—1944.1)奥马尔·N·布莱德雷中将(1944.1—8)考特尼·H·霍奇斯中将(1944.8—1949.2)罗斯科·B·伍德拉夫中将(1949.2—3)沃尔特·B·史密斯中将(1949.3—1950.11)
到朝鲜战争时,第一军司令为西点优等生、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天才——威利斯·D·克里滕伯格中将。最能打的指挥官率蓝星最强战力,连美骑一师见了也要叫声大哥。
可威利斯·克里滕伯格的结局,却是一头扎进深渊。因为他遇上了中国杨得志与第19兵团。
不是,你们彭德怀就爱玩“绝地反击”是不是?一招“西顶东反”,把联合国军吓出了冷汗。
西线是志愿军38军,东线是克里滕伯格麾下的第一军。资料:东线美军第10军外加韩军第1军团;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1师;韩第1军团含首都师、第3师,皆为精锐。
东线好突破?
谁再说东线好破,那就是没带脑子!西线再来天王老子也白搭,东线集百家之长,同样是硬茬。
可中国人就这么邪门:这一仗打完,联合国军只想扇自己。“西顶东反”,志愿军硬是在东线拿起一把“剔骨刀”,从筋膜血管里杀出通路;西线用最狠的部队死顶到底,再以东线突破反哺西线。
仗还能这么打?味道不对了。
但我们第一军,作为美军大哥、联合国军小弟们的“爷”,这口气咽不下。顶不出极致谋略,照猫画虎总会吧。
克里滕伯格中将扔下4个军、13个师,摩步、坦克、炮兵成先遣队,自延涟川、春川至华川、洪川,一把插向志愿军心口。
就等你打完吃紧,补给不足,趁病要命!中国主力在前沿,没想到我们黑虎掏心,直捣大本营。只要铁原到手,中国人就得退回三八线,之前的优势全部清零。
但万万没料到
杨得志率19兵团下辖第189师、187师,加起来不到30万人,硬生生挡住了第一军4个师、47,000人的狂攻。
起初以为不过是小阻力,轻武器怎么对坦克?派几千人、几辆坦克顺路碾平便是。谁想十九兵团专啃硬骨头,哪怕崩了牙,也要用牙床把我们的坦克撕开!
三五辆不嫌多,五十百十也不嫌少,来多少收多少。
眼前一切把人都看傻了:十九兵团战士们用命往上填!成批士兵高举反坦克手雷,直接扑向履带,与钢铁同归于尽!
美军飞机朝涟川、铁原疯狂倾泻炸弹,第一军所有荣耀都押在铁原。天上炸弹像雨点,一坑连着一坑,爆炸密度堪比过年鞭炮;大树被气浪连根拔,蚂蚁窝都翻上了天!
19兵团,简直是神话
可中国人就是硬扛住了。杨得志的第19兵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可怕生物?我们第一军把热炸药的按钮按到冒烟,整整十昼夜、240小时的狂轰滥炸,中国人硬吃了240小时!
第19兵团哪里是碳基生物,分明是铁打的!在4个整编机械化师轮番轰击下,不仅顶住,还反杀1.5万美军!虽打到最后,半数人赤身裸臂,衣衫被炸得无影,但那眼神的坚毅,让美国人至死难忘。
我们把弹仓掏得比脸还干净,铁原仍旧啃不下来。我们不明白:注入潘兴精神的第一军,为何拿不下杨得志的第19兵团?
外国专家三年研究,终于给出答案
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人,是国之荣光;一个企业若有这样的合伙人,简直“变态中的变态”。
杨得志,铁匠之子、下过矿井,却同时具备三种最可怕的精神:
其一:坚定不移。当过兵的人都明白老上级的话分量。1928年他刚到井冈山,上级——一个对革命心灰意冷的师部副官长,天天劝他回湘南老家,还打感情牌:“湖南山水更好,井冈山穷得叮当响,何必在这瞎混?”杨得志当场回怼:“湖南有红军吗?”副官长无言以对。刚上山的小伙子,意志如此坚硬,几人能及?连当年把他名字写进花名册的人,都劝不动。
其二:开路先锋。1935年1月,长征至乌江西岸。乌江汹涌,对岸敌军严防死守,前堵后追。此境地下,杨得志一马当先,带头渡江。子弹如雨,竹筏在急浪中成了靶子,他毫不畏死,亲自指挥冲锋,为大部队开道。蒋介石调重兵来围,中央险如累卵,要复制“石达开第二”。杨得志组建17人“渡河勇士队”,亲自动员:“红军的希望在你们身上,务必强渡,干掉敌人!”17名勇士硬顶火力,成功登岸拿下立足点。他们成功了,堪称全军模范。毛泽东赞“红一团立功”,周恩来称其“天下第一团”!
其三:学习力爆表。学习力强,意味着能适应一切环境、对手和战法。美军之强在于学习,而杨得志的学习能力更胜一筹。1949年6月,“杨罗耿”兵团整编为第19兵团,兵分两路牵制宁马与胡宗南部。毛泽东叮嘱:“切莫轻视‘两马’,否则要吃亏。”8月21日战斗打响,因轻敌侦察刚动手就吃了亏。
杨得志立即担责,随即“解剖”敌军战术、剖析守将性格,从开攻到退路统统推演。第二次总攻直取黄河铁桥,把红旗插上白塔山。兰州战役,一举夺下西北霸主“青马”主力,一战定乾坤,西北自此由危转安!1954年从朝鲜前线回国,8月进南京军事学院任系主任;11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其学习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人兼具坚定不移、开天辟地的胆魄,再配超常的学习力,这样的人不名留青史都难!我们美国第一军只能算是倒霉,偏偏撞上了杨得志和他统帅的第19兵团——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