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的大动作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在生产面包车的赛力斯,如今竟成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最近,这家车企接连搞了几个大新闻,让人不禁好奇:它到底凭什么吸引这么多巨头押注?
50亿国有资本涌入,赛力斯成“国家队”新宠?
6月底,赛力斯突然宣布完成一轮50亿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清一色都是“国家队”——工行、农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旗下的金融投资公司,中国移动的基金,甚至还有财政部和社保基金背景的机构。
更让人意外的是,连全球最大钢铁企业宝武集团也通过旗下的绿碳基金参了一脚。
这阵容,简直像是把国内最顶级的金融和产业资本都凑齐了。
要知道,这些机构可不是随便撒钱的,每一笔投资背后都有严格的评估。
为什么它们集体看上了赛力斯?
答案或许藏在华为身上。
自从和华为深度合作后,赛力斯就像开了挂,问界系列销量一路狂飙,从默默无闻的小车企摇身变成智能汽车的标杆。
一位接近投资方的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机构投的不是现在的赛力斯,而是它背后的华为赋能+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未来。”
更关键的是,这些投资方带来的不仅是钱。
比如宝武集团,它的低碳汽车钢板、高等级硅钢都是新能源车的核心材料,未来赛力斯的供应链可能会更稳、成本更低。
这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
分明是产业链的深度绑定。
宁德时代“厂中厂”落地,问界要搞大事?
如果说国有资本入场是“输血”,那宁德时代的动作就是“强心剂”。
6月30日,宁德时代在赛力斯的重庆超级工厂里直接建了两条高端电池生产线,采用“厂中厂”模式——电池包一下线,立马装车,连仓储都省了。
这种合作有多高效?
从赛力斯下单到宁德时代生产调度,全程不到20分钟,零部件当天周转,库存压到极限。
业内人都知道,宁德时代是电池界的“宁王”,能让它破例搞“厂中厂”的车企,目前只有赛力斯。
为什么是问界?
一位电池行业分析师点破:“华为的智能化+赛力斯的制造+宁德时代的电池,简直是黄金组合。”更劲爆的是,有内部消息称,问界即将发布的新车会搭载宁德时代最新的钠电池和12C超快充技术——这恰好是宁德时代4月份才发布的黑科技。
两家公司的合作,已经不只是供应关系,更像是技术共研。
新总部启用,赛力斯要“脱胎换骨”?
今年4月,赛力斯位于重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正式启用,四栋现代化大楼气派十足,华为的工程师和赛力斯研发团队全部入驻。
一位参观过的供应商感慨:“以前觉得赛力斯是个传统车企,现在一看,完全是科技公司的范儿。”
新总部不仅是门面,更是实力的象征。
这里距离机场只要15分钟,物流、商务极其便利,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从代工模式转向深度联合研发。
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问界可能会推出更多华为全栈技术加持的车型,甚至不排除涉足自动驾驶。
写在最后:赛力斯的野心,才刚刚开始
从国有资本重金押注,到宁德时代贴身合作,再到新总部落地,赛力斯这一系列动作,绝不只是为了造车。
它正在编织一张更大的网——整合金融、供应链、技术资源,目标是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玩家。
当然,挑战也不小。
新能源赛道竞争惨烈,比亚迪、特斯拉虎视眈眈,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同样凶猛。
但有了华为和“国家队”的加持,赛力斯至少拿到了一张王牌。
接下来的问题是:它能不能把牌打好?
或许,答案就在明年问界的新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