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我在F1英国银石赛道当志愿者

发布日期:2025-07-11 18:10 点击次数:183

今天刚从银石赛道回来,感觉非常兴奋。这是我第一次看F1的现场比赛,更特别的是,我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的。和宝子们聊聊我的亲历感受吧。

01前传

英国的人工成本很贵,但同时志愿者文化深厚,很多慈善或者非盈利机构都是靠志愿者组织支撑起来的,比如社区活动、图书馆、体育运动机构等。我经常参加的就是体育运动赛事的志愿者。

也不是什么大的赛事,基本都是本地的小比赛,像铁人三项、5千米跑这些,并没有太多竞争意义,但参与者乐在其中。

作为当地活跃的唯一亚洲脸,我去年还被本地小报采访报道过,以呼吁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积极参与志愿者事务中来。

今年春天,突然来了一个大赛事,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赛事的志愿者,对我常去的那个体育机构进行招募。TT和P先生都很激动,觉得一定要去参加。

几经波折和坎坷后,终于如愿以偿,拉着TT一起,获得了在今年F1赛事上当志愿者的机会。

也因此让我看到了英国文化里更内部的一幕。

02 单飞的娃

我们所在的岗位是在Family Zone,赛道外围的亲子家庭区,带着小孩大人做游戏和运动。

尽管正式比赛是周日,但周六的排位赛已经人山人海,毕竟这是一年中,全体英国人民最为看重的体育盛事。

整天志愿者项目下来,让我最惊讶的是,除了明显还是宝宝和学龄前的小娃是家长陪同的外,有更多孩子是自己独立来玩,或者跟着同龄朋友一起来玩的。

很多看着也就7、8岁的小孩,在视线范围里,完全看不到任何家长的身影,但也完全不影响他们玩游戏和享受快乐。

作为一个中国妈,看到第一个单飞娃,我心里还暗暗想,这家长也是心大。对这娃还特别留心,结果这娃蹦蹦跳跳玩完我的项目后,又跑到隔壁继续玩下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担心的样子。

后来我发现,这种单飞的孩子竟然是普遍现象。因为F1赛事的门票很贵,默认现场基本所有玩的项目都已经打包其中,所以入场后,玩什么都不用再付钱。

英国家庭和孩子对这种独立娱乐,特别鼓励和推崇。尽管家庭亲子区和整个赛场区没有隔断,都是通的,但仍然有大把大把自己玩的孩子。这在国内可能很难想象。

我最喜欢的是3个英国小男生,身高阶梯分布,估计也就8、9、11岁样子。我领了他们进场后,他们非常有礼貌又正式的跟我做自我介绍,那个最小的孩子神神秘秘的给我使眼色说,“他(最大的那个孩子)可是打高尔夫的职业选手!”那个大孩子笑而不语,默默的点了点头。

我乐坏了,连忙招呼职业选手来玩。三个娃都玩得很开心,边玩还边和我和TT聊天。我问他们你们支持哪个队?三娃非常骄傲的把外套一脱,都露出里面的车队T恤,法拉利!迈凯伦!威廉姆斯!

他们临走的时候,很有礼貌又极其自然的跟我和TT表示感谢和再见。全程没有看到一个家长过来管他们,玩完我的项目后,又结伴一起玩其他的。

我心里很是感叹,这三娃从骨子里都表现出来的自信、独立和涵养,真让我佩服。按国内的托举理论,应该是整个英国国民文化和老钱家庭背景,共同托举才能实现的吧。

03 排队文化

在排队文化上,也很有意思的看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来玩亲子项目的,基本就是两种,一个西人,一个印度人。

英国的文化是先排队,等着有人来招呼你时,再被带领进场,这点尤其是在饭店或pub吃饭时很明显。

在玩亲子项目时,也是如此,西人家庭都乖乖在入场处等着,即便场子里空着,有志愿者闲着,也绝不主动跨越一步,直到有工作人员过去招呼为止。

而印度家庭呢,则很明显,进来看到有空的项目时,跑进来玩了再说。我天性对亚洲背景的这种行为,其实并不排斥,有时我对英国这些明摆的低效率还会抓狂。

但当我自己亲历对比时,还是深刻感受到这文化背景的背后,应该资源分配规则的后遗症。

亚洲人,普遍都要靠争靠抢靠博上位来获得更好的资源,但凡礼让一点点,都随时面临丧失资源的可能。

而欧洲人,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原始资源积累,一点儿不争不抢,即便完全躺平,也能靠文明和成熟的社会机制得到基础保障。

节奏慢效率低,是因为不害怕失去,他们更在意的是享受当下,享受人生。

另外PS,对我个人而言,今天竟然没有一个中国家庭来亲子区玩,有些遗憾。

04 真全民狂欢

F1现场,是真家庭真全民的狂欢节日。在观众构成里,我看到英国文化最全貌的一面。

现场是真的有太多还抱在怀里的宝宝了。爱体育赛事,爱运动文化,从小培养起,这一点英国做得毫不含糊。

到处都是儿童推车和幼儿园娃,更别说已经懂事能支持车队的学龄小孩了,他们满场都在放飞自我。

我还也同样看到观众里有不少残疾人,不仅仅是常见的轮椅,还有不常见的接肢残疾、脑残疾。但他们都如常人一样,交织在人流里。

任何原因都阻挡不了他们热爱的事物的追求和享受,对此,我很受感动。

午饭和我们拼桌的一对年轻情侣,舞台上DJ放着音乐,我们都边吃边摇边聊天。女孩来自意大利,男孩是英国人,各自支持自己国家的车队,但也从来不因此打架。

女孩真诚的说,以前我们去看意大利看F1,前几年来银石后,发现英国的赛事文化和氛围真的太好了,于是他们这几年都来英国看比赛。

啧啧啧,如不是随机聊天所闻所见,我都感觉像是银石赛道市场部专门拍出来的广告词。

要说现场真正看比赛,可能还远不如电视转播看得清楚,但全天的不再花钱的免费活动、晚上还有音乐节狂欢,赛道旁就有露营营地……今年当地还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公交车,确保公共出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英国的F1赛事变成全民狂欢,成为理所当然。

05 写在最后

银石赛道于1948年举办英国大奖赛,1950年成为第一场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赛场。对车迷而言,银石不仅是F1的发源地,更是F1运动精神的象征,承载着赛车文化最原始的激情与荣耀。

而当一项体育赛事又坚持了近80年后,和很多英国文化一样,时间积累的复利又门槛极高的凸显出来了。

历史悠久,从不断线,源远流长……这或者也是英国文化里,时常让我感叹的地方吧。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