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益强盛,国际新闻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关于中国核武器研发的大事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美国五角大楼时常放出的所谓内部报告。
2022年12月8日,美国《防务新闻》引用美国战略司令部的说法,提到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核弹头数,似乎已经悄悄超出了美国的水平。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起步
五十年代那会儿,整个世界还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下。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一枚洲际导弹R-7,就像个突然亮相的王牌,让全世界的国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东西射程够远,威力也够大,能从一个洲直接打到另一个洲,瞬间把战火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美国当然不想落后,很快加入了试射自己的洲际导弹阵营。
从那以后,美苏两方在导弹的数量和技术提升上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你追我赶。洲际导弹变成了大国身份的“硬通货”,也是彼此威慑的根本支柱。
那会儿,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一片荒凉,资源也紧缺,别提洲际导弹了,连基本的工业体系都还在苦苦打造。不过在国际形势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中国也清楚,要想有话语权,就得掌握点硬核本领,没有点真本事,国际上也说不上话。
于是,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悄悄开始了自己的洲际导弹研发项目,总算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条路走得不算顺风顺水,技术受到封锁,人才也缺乏,每一步都像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过中国人有股韧性,靠着自力更生不断探索,终于在这片空白的领域一点点开出了光明。
到了今天,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在洲际导弹方面不光实现了从零开始、从弱变强的飞跃,还推出了各种型号、成体系的东风家族,真是越做越牛。
这份实力的提升,无疑让一些习惯了霸主地位的国家感到有点坐立不安。那好奇怪了,美国究竟是依据什么,推断中国核弹头数可能已经超过了自己呢?
美国报告的出炉
美国一直喜欢炒作中国核弹头数量超标这档事,早就不是新鲜玩意了。2022年12月,《防务新闻》引用美国战略司令部给国会提供的一份秘密报告,说中国的洲际导弹核弹头数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
需要提一下,这份报告的提交,是按照美国《国防授权法案》里的一个条款来做的。如果中国在洲际弹道导弹的某个重要指标上超过了美国,美军方就得向国会汇报。
听起来挺官方的,是吧?不过仔细琢磨,问题就来了,那份报告毕竟是机密的,具体数字什么的都没公布,议员们也没法向媒体确认消息的出处。
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个假设基础上的必需报告,而不是铁板钉钉的结论。
更让人觉得戏剧性十足的是,2023年10月,五角大楼再度推出了那份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里面估算中国到2023年5月时,核弹头数量已经超出了500枚,还预言到2030年或许会突破1000枚。
这份报告一公布,许多国际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营造出中国核力量快速扩张的紧张局势。
要是你细看一下美国自己公布的资料,2024年7月美国能源部相关部门透露,截至2023年9月,他们手里的核弹头实实在在有3748枚。
看美国自己公布的数字就知道,这数字远远超过那些媒体拿中国500枚核弹头来炒作的说法。别忘了,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销毁了上万枚老旧的核弹头,核武库的规模和水平依然遥遥领先。
明明自己库存更充裕,却老是盯着别人家的存货挑毛病,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只允许自己放火,不让别人点灯的感觉?
其实,这种报告往往带着很明确的战略企图,美军一方面争取更多预算,想着制造一些借口;另一方面,通过夸大中国的威胁来巩固盟友关系,还试图把中国贴上扩张主义的标签。
不过,中国这边可没闷不吭声,反倒是有自己的回应,大家都知道的嘛。
中方的回应
针对美方这些年一直在报告里不停地炒作,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回应一直都很明确,也没变过。
中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把核力量控制在保障国家安全的最低标准,而且还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国家。
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介绍,中国的核政策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测性。换句话说,咱们发展核力量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让别人不敢搞歪心思,这就叫以核止核。
支撑这一战略的,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东风”系列洲际导弹。从最早射程有限的东风-1、东风-2,到八十年代真正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东风-5,再到后来采用固体燃料、机动性更强的东风-31、东风-41,中国的洲际导弹技术一点点变得更加成熟了。
尤其是2019年露面的东风-41,被西方称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射程超过14000公里,而且还能携带多个分导式弹头。
从中国境内发射的话,半个小时就能打到美国本土。这个玩意儿不仅射程远,还能在公路上机动发射,生存能力特别强,已经成为中国战略威慑的关键利器。
2025年9月的阅兵上,最新的东风-61首次亮相,和“巨浪”-3潜射导弹、“惊雷”-1空基导弹一起,展示了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完整阵容。
这可以看出,中国在核力量的发展上更注重整体体系、存活能力以及可靠性,而不是单纯追求弹头的数量。有意思的是,虽然美国专家常常夸大东风系列的威胁,但实际上……
中国专家倒是更喜欢从技术角度平心静气地比较,指出东风-41在一些参数上虽然和美俄现在服役的导弹差不多,但总体上还是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
可以看出,中国在洲际导弹这块走得挺稳妥的,发展得比较低调,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为了防御,不打算去扩充势力范围。
归根结底,五角大楼那说中国核弹头可能超过美国的说法,其实更像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舆论战。一方面,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核武库,还年复一年地炒作中国核力量在扩充,这种“贼喊捉贼”的逻辑,反倒让人觉得挺耐人寻味的。
中国一直坚持最低核威慑的原则,核政策也保持着公开透明,技术方面主要关注于增强生存能力和反击的可靠性,并不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洲际导弹一直是大国安全的支柱,关键不在于数量的比拼,而在于保持战略的平衡。中国研发洲际导弹,并不是为追赶谁,而是为了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没有足够的威慑手段,就可能被人牵制。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具备了保护自己安全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一直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这份节制和责任感,在国际舞台上可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