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下观点可能全是错的,请批判性阅读,本文作者大概率比你还菜,笑!)
散户炒股最痛苦的不是亏钱,而是“涨的时候没你,跌的时候全中”。
2025年的A股就像个渣男——科技股暴涨时你不敢追,红利股稳如老狗你又嫌慢,最后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自己连汤都喝不上。
但今天,数据告诉你一个反常识的真相:60%港股科技ETF+40%港股红利ETF的组合,年内收益18.2%,跑赢单一资产超10%。
这不是玄学,而是“哑铃策略”的科学:左手科技矛,右手红利盾,涨跌都让你睡得着。
为什么哑铃策略能让你少挨打?
风险对冲:科技和红利天生是冤家
2025年2月地缘冲突爆发,港股科技ETF单月暴跌12%,但同期港股红利ETF逆势涨3%,组合回撤仅4%。原理很简单:
科技股靠流动性吃饭(美联储降息就嗨,加息就崩);
红利股靠经济周期续命(GDP稳、CPI涨,银行煤炭就笑开花)。
这俩相关性仅0.3,就像火锅配凉茶——一个上火,一个降火。
收益互补:暴涨暴跌都不慌
进攻端(科技):恒生科技ETF(513180)年内涨35%,靠的是AI算力革命和南向资金2000亿港元疯抢;
防守端(红利):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股息率7.5%,最大回撤只有科技股一半,分红像退休金一样准时。
历史数据更炸裂:2019年“白酒+TMT”哑铃组合收益28%,跑赢沪深300指数15%。
政策兜底:国家逼着企业发钱
红利端:新“国九条”强制国企分红,央企红利ETF规模暴增200%;
科技端:半导体国产化率冲到40%,科创100ETF研发投入占比15%,政策砸钱比散户还狠。
三步构建你的“躺赚组合”
第一步:选对ETF,拒绝接盘
第二步:动态平衡,机械操作
再平衡纪律:每季度末调回初始比例(比如6:4)。如果科技端涨超30%,就卖20%转投红利端锁利;
网格交易:给科技ETF设±5%价格区间(比如现价1.2元,1.14-1.26元自动买卖),2024年回测显示能增厚收益4.7%。
第三步:政策薅羊毛
6-7月:狂买红利ETF,国企集中分红像发年终奖;
11-12月:猛干科技ETF,赌次年AI芯片补贴政策。
三大陷阱:散户死在这三件事上
科技估值泡沫
恒生科技PE已35倍(电子行业均值22倍),小心业绩变脸。
对策:选研发投入>10%的ETF(如科创100ETF 588190),至少公司还在认真烧钱。
假红利陷阱
部分地产股借债分红,股息率再高也是庞氏骗局。
对策:盯住自由现金流>分红额的ETF(如南方现金流ETF 159232),真金白银才靠谱。
流动性暴雷
规模<5亿的ETF(如西部利得深证红利ETF 159708)日均成交仅千万,暴跌时卖都卖不掉。
对策:只玩规模>10亿、日均成交>5000万的产品(如588190、513820),大资金替你扛雷。
结语:慢牛中的生存法则
哑铃策略的精髓是“不赌风向,但永远有退路”:
科技暴涨时,你的红利端是“后悔药”;
红利稳如狗时,你的科技端是“彩票”。
记住,国家发政策,机构玩套路,散户唯一优势是跑得快。
(风险提示:本文提及ETF仅作案例,非投资建议。市场专治各种不服,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表现。)
免责声明:
数据来自Wind、基金公告及券商研报(国泰基金2025.07、信达证券2025.04)。
市场有风险,本文作者可能比你更菜,投资决策需独立判断,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