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郸广平县一高中收取2700元教辅费,多名家长因价格过高、未公开明细提出质疑。没想到,班主任班级群里的回应让事件瞬间升级:“有疑问电话沟通,不要发不当言论,不要在群内或网络平台发表不当言论,以免影响孩子以后上学考研考公考编等。”
⚠️一句话,刺痛了无数家长的心。
“2700元教辅费到底买了什么?”——不能说。
“收费是否合理?”——不能问。
“公开明细?”——别发网上。
一句“影响孩子考公考研”,像一把悬在家长头上的剑,让人瞬间闭嘴。教育场所,何时成了不能质疑、不能发声的“敏感地带”?
事发后,广平县教育体育局迅速回应,成立调查组并发布通报:
▸ 强调教辅资料订购“自愿原则”;
▸ 该校还未开始收费;
▸ 承认教师“沟通用词不当”,将严肃处理。
回应很快,态度很正,但真正的问题解决了吗?
💰“自愿购买”为何变成“统一收费”?
🗣️“沟通不当”为何演变成“谨慎发言”威胁?
🧾“收费明细”为何始终未能阳光公开?
这不是2700元的事,而是教育公平、家校信任、监督权利的大事!
我们愿意为教育花钱,但绝不愿为“糊涂账”买单;
我们尊重教师工作,但拒绝接受“沉默的威胁”;
我们支持学校管理,但坚决要求“透明的收费”。
💥这件事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它戳中了千万家长的痛:
——谁敢得罪学校?谁能不怕“孩子被影响”?
——哪次收费不是“被自愿”?
——哪次质疑不是被“悄悄提醒”?
教育不该是“不敢问”的黑箱,学校更不是“不能说”的禁区。
广平县教体局承诺“进一步规范收费”、“接受社会监督”,我们点赞这份态度,但更期待实实在在的行动:
1️⃣ 全面公开收费明细,到底哪些资料值2700?
2️⃣ 建立畅通投诉机制,不让家长“不敢说话”;
3️⃣ 严查变相强制收费,真正落实“自愿原则”。
💬我们呼吁:
每一位家长都应有权发声,每一个疑问都应被尊重,每一笔收费都应晒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