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停火吧,否则整个乌克兰都会没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对泽连斯基的这番警告,听起来像是一场悲剧的预言。 当我们回望这场冲突的根源,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领土争端。
2014年至2015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要求乌克兰在2015年底前赋予顿巴斯有限自治权,俄罗斯认为此举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然而,乌克兰七年来拒绝履行这一约定。 泽连斯基在2019年竞选时一度承诺将履约以避免战争,胜选后没有兑现这一承诺。
美国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扮演了关键角色。2021年底,当普京在乌克兰边境集结部队时,如果拜登坚持要求泽连斯基满足普京的要求,冲突或可避免。拜登将决定权留给了泽连斯基,并承诺如果俄罗斯“入侵”,美国将“迅速果断”地予以回应。 这一承诺实际上给了乌克兰继续对抗的底气。
冷战结束后,北约已进行了五轮东扩。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计划的“敏感性”是举世皆知的,包括总统普京在内的俄罗斯官员认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约就非正式地向俄罗斯承诺过不会进一步向东扩张。北约没有信守这一承诺,最终导致矛盾爆发。
到2024年2月,俄乌冲突持续了整整两年,两国军队深陷拉锯战。据联合国人权高专统计,两年来,俄乌双方人员伤亡超过50万,超过1000万的乌克兰人流离失所。 这场冲突不仅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还刺激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飙涨,一些非洲国家甚至遭遇“粮荒”。
欧洲在这场冲突中遭受了严重损失。2023年欧元区GDP增速仅有0.5%。 波兰卡车司机因不满欧盟救济乌克兰政策,长时间封锁波兰与乌克兰的边境口岸。 德国、法国等十多个欧洲国家的农民因不满廉价的乌克兰农产品大量涌入,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美国和欧盟两年來先后出台了13轮对俄经济制裁,截至2023年11月制裁总数达到破纪录的1.75万项。这些制裁没能改变俄罗斯的战场行动,对俄罗斯经济也未造成实质性影响,反而令冲突演变成一场持久消耗战。
2025年,特朗普政府从“促和派”转变为“主战派”,表示只要欧洲支援乌克兰,乌克兰就有望收回全部领土。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称俄罗斯为“纸老虎”。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说:“俄罗斯绝不是老虎,俄罗斯的形象更多与熊关联,‘纸熊’是不存在的。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5年9月的采访中表示,已准备好在这场冲突结束后离任。 他同时强调,如果俄乌冲突没有解决,他可以名正言顺继续担任总统,因为他有责任继续掌权以解决冲突。 这种表态被分析认为是一种政治策略,将可能“战败”而离任转化为主动承担责任的政治家形象。
普京曾表示,俄罗斯“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 俄罗斯现役军人约132万人,2025年计划扩军至150万。 俄罗斯核力量位居世界首位,核弹头总数约6000枚,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 这些数据表明俄罗斯确实有打持久战的能力。
乌克兰方面虽然实力不如俄罗斯,但有北约和欧盟的支持。 乌克兰军队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是经验丰富的能征善战之师。 尽管在兵源、经济和自产武器装备上不如俄罗斯,西方援助使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在短时间内无法击败的对手。
美国通过介入这场军事冲突,不仅实现了对欧洲的新领导,也通过武器援助使北约国家军工复合体的生意迎来新的市场。 美国前国会众议员图尔西·加巴德曾直言:“战争贩子多年来煽动与俄罗斯的新冷战,这符合他们的利益,将万亿美元装进军工复合体的腰包。 ”
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由于特殊的地缘位置成为大国政治的悲剧。欧洲国家不仅经济受损,安全环境也进一步恶化。 北约在欧洲举行模拟与俄罗斯开战的军事演习,在美国的操盘下,世界大战的风险被推高了。
俄乌双方在核心问题上的立场依然南辕北辙。 俄罗斯坚持其特别军事行动的两个核心目标,领土归属问题和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的问题。 乌克兰方面坚持维护领土完整。 这种根本分歧使得和平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