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李盈莹正面回应首发质疑!央视发声力挺,赵勇表态支持,龚翔宇重提女排核心理念

发布日期:2025-08-30 01:42 点击次数:130

2025年女排世锦赛小组赛上,中国女排主教练赵勇坚持让刚从脚伤恢复的李盈莹首发登场,引发网络热议。 前两场比赛中,李盈莹对墨西哥6扣1中、对哥伦比亚5扣1中,两战仅得2分的数据让部分球迷质疑其状态。 但面对质疑,李盈莹坦诚伤病影响蹬地发力,却坚定表示:“既然教练信任我,我就全力发挥现有水平! ”

央视名记杨岭力挺这一决策,直言赵勇的用人是为了“树立李盈莹的核心地位”即便她得分低迷,仍让她首发打满第一局,既传递团队信心,也助她适应大赛氛围。

而队长龚翔宇的赛后发言更点破关键:“中国女排打的是团体战术,把强点烘托得更强! ”这种理念在对阵哥伦比亚时得到印证:全队五人得分上双,以3-1提前锁定16强席位。 一场关于核心球员的争议,背后是团队精神与战术信念的无声较量。

中国女排与哥伦比亚的小组赛鏖战四局,比分最终定格在3-1(25-16、23-25、25-14、25-16)。 这场胜利让球队提前一轮晋级16强,但焦点却集中在主攻手李盈莹身上。

首战墨西哥时,李盈莹6次扣球仅得1分;次战哥伦比亚,她5扣1中再添1分。 两场11扣2中的效率,让部分网友质疑主教练赵勇的用人策略。 然而赛后采访中,李盈莹没有回避问题:“脚伤确实影响蹬地发力和二次球反应,但既然教练组选择信任我,我就必须全力以赴! ”她特意感谢队友的包容:“场上大家不断和我沟通,支撑我做好该做的事。”

央视《体坛晨报》名记杨岭揭示了赵勇的深意。 首战墨西哥后,李盈莹状态未达预期,但赵勇第二场仍将她列入首发。 开局中国队一度5-1领先,但哥伦比亚随即追发李盈莹,导致她一传两次失误,比分反被追至5-7。 即便如此,赵勇坚持不换人。

杨岭解读:“这是教练组传递的信号,李盈莹就是绝对核心! 让她首发打第一局,既明确地位,也帮助她在实战中找感觉。 ”

对阵哥伦比亚的第三局,李盈莹的发球轮成为转折点。 她凭借又平又快的发球连续破坏对手一传,中国队一举建立22-14的优势。“信任收到了回报,”杨岭感慨道,“赵勇的坚持充满温情,更是对核心球员的保护。 ”

队长龚翔宇的赛后发言,则点出了争议背后的核心理念。 当记者问及团队表现,她强调:“我们打的是团体战术!把强点烘托更强,才是赢球逻辑。 ”她以第二局波动为例:“被追分时沟通不足,但第三局调整后,大家串联细节明显提升。 ”

这种团队协作在对阵哥伦比亚时展现得淋漓尽致:庄宇珊砍下全场最高的17分,龚翔宇贡献15分,唐欣、王媛媛、高意三人分别拿下11分、10分和10分。 五人得分上双的数据,印证了进攻火力的分散和战术的丰富性。

赵勇的用人争议并非首次。 世锦赛首战阿根廷时,他让合练时间短的李盈莹与高意首发,导致配合生疏、节奏混乱。 赛后他承认“操之过急”,并调整策略:后两场改用更成熟的阵容稳住局面,待优势确立后再派李盈莹登场适应。 但小组赛第二轮起,赵勇态度转变,即便李盈莹数据低迷,仍坚持赋予她首发位置。 央视分析认为,这是为后续硬仗铺垫:“确立核心需要过程,小组赛正是练兵时机。”

龚翔宇提到第二局的失利,暴露了团队协作的漏洞:“对方追分时,我们注意力分散了。 ”但她也肯定第三局的及时调整:“从拦网到一传,每个人都在补位。 ”这种细节恰好呼应了女排的经典战术哲学,用集体力量弥补个体波动。 副攻王媛媛和改打主攻的吴梦洁多次拦网成功,被赵勇视为“翻盘关键”。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时,“团结协作”就被刻入精神基因。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女排队员时,将这一理念概括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如今龚翔宇的发言,正是对传统的延续:“把每个串联做好,流畅度自然提升。”

小组赛末战对阵多米尼加前,李盈莹仍在加练发球和轻扣。 教练组刻意减少她的强攻次数,转而利用她的经验稳定关键轮次。 正如杨岭所言:“得分不是唯一标准,她在场上,全队就有主心骨。 ”

提前出线后,更衣室里的氛围印证了团队的凝聚力。 庄宇珊主动揽责:“对哥伦比亚第二局23平的发球失误太致命! ”尽管她两场比赛均得分最高,仍强调“关键球必须更果断”。 而李盈莹面对镜头时,将个人数据轻描淡写带过:“队友扣球时,我全力做好掩护! ”

央视镜头记录了一个细节:对阵哥伦比亚第四局,李盈莹防起一次重扣后踉跄倒地,龚翔宇和王媛媛同时冲来拉她起身。 三人击掌的瞬间,场边赵勇点了点头。 这场关于“核心”的争议,终被团队互信的默契覆盖。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