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雇水军刷好评,就在他喊着要倾听国民声音的时候!”这消息一出来,我那口水差点没喷屏幕上。一个连民意都要花钱买的人,信誓旦旦地说要给所有人涨工资,这事儿怎么听都透着一股滑稽味。
小泉进次郎,顶着前首相儿子的光环,在自民党总裁选举那会儿,抛出了个大计划:“5年内,日本人均年收入涨100万日元。”日本经济都“失落”几十年了,工资条跟化石似的常年不变,这么个承诺,听起来该多提气?可网上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的嘲讽,说他连基本的经济学都不懂。
这事儿比承诺本身不靠谱更伤人,因为它直接戳破了那层“为民着想”的窗户纸,把政治搞成了一场纯粹的表演。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真有那么多人支持你,还用得着花钱演戏吗?
我有个在日本小厂子上班的朋友就吐槽,他们老板每年都在盈亏线上挣扎,真要按小泉说的这么涨薪,第一个倒闭的就是他们这种小企业。日本九成的公司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才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大动脉再粗,毛细血管堵死了,人也活不成。日本的工资,从来不是政府一句话就能定的,老板得看自己口袋里有没有钱。
“平均涨薪100万”,这“平均”两个字,最能唬人,也最伤人。少数富豪工资猛涨,就能把平均数拉得很高看,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自己的工资单可能一分没动,甚至还在为通胀发愁。大家早就看透了这种数字游戏,安倍经济学那会儿就来过一次,最后好处都进了大企业的腰包,普通人就图一乐。
更何况,就算真涨了100万,税、医保、年金这些扣除项会不会跟着涨?日本人算盘精得很,一进一出,到手能多几个子儿,心里都有数。大家怕的是,最后自己反而成了那个被“平均”掉的分母。
说到底,小泉进次郎根本不明白普通人的日子是怎么回事。他从出生就在政治世家,没在民间企业待过一天,工资从国库领,哪能理解普通上班族对着薪资单计算柴米油盐的焦虑?一个从没为工资发过愁的人,说要帮千万社畜涨薪,这本身就像个笑话。
有趣的是,就算争议这么大,小泉在自民党内的民调还一度是最高的。这倒不是因为他多厉害,而是自民党内部实在没人了。选举连连失利,党内急需一个年轻、形象好、有“小泉”这块金字招牌的人来撑场面,算是矮子里拔将军。
这也恰恰反映了自民党和日本民众的脱节有多严重。政客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着权力游戏,选一个离民众最远的人来当代表,然后指望他解决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日本人不是不想要涨薪,他们只是不再相信那些画出来的大饼。从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到安倍的“三支箭”,宏伟的蓝图见得多了,可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改变。失望攒够了,对过于美好的承诺,第一反应就成了“这里面有什么坑?”。
这种集体性的不信任感,不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就能消除的。大家要的,是能实实在在揣进兜里的钱,而不是政客选举时喊破嗓子的空头支票。要是小泉真当了首相,还拿不出点真东西,那自民党和民众之间的裂痕,恐怕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