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是值得我们永久怀念的!然而81年前为苏联抵抗纳粹、反法西斯的烈士却被乌克兰挖出当作交换筹码!这事都能干出来,乌克兰能有前途吗?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7月17日,乌克兰利沃夫市市长安德烈·萨多维伊对外郑重宣布,当地针对二战时期牺牲的苏联红军“光荣山”公墓的挖掘工作已圆满结束,此次共清理出355具苏联红军遗骸!
他竟公然提议,要把这些遗骸当作筹码,去换回被俄罗斯俘虏的乌克兰士兵!
1944年7月,为夺回利沃夫,苏军第4乌克兰方面军经历了一场惨烈的血战,此役致使3.7万名官兵牺牲。其中,约1.2万人当场长眠于地下。如今,仅在“光荣山”挖掘出的遗骸就有355具,而这仅仅是极小一部分——剩余两千多具遗骸,市档案馆直接将其登记为“下落不明”。
在此次开展的挖坟行动中,有两具尸体格外引人注目。
一位是1944年阵亡的苏军少校普京,巧合地与现在的俄罗斯总统一致;另一位则是苏联二战特工、被追授“苏联英雄”的特工库兹涅佐夫。
他们的遗体经过多次迁移后,最终安息于利沃夫的“光荣山”。
对于俄罗斯人而言,他不仅仅是一位烈士,更是抵抗法西斯与纳粹势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荣耀与尊严。
乌方此举引发巨大争议,无论从人道主义立场还是道德层面审视,均缺乏正当性。把英雄的尸骨当成筹码,已然突破了人类伦理的底线。尤为值得强调的是,这些牺牲者是为从纳粹势力手中解放利沃夫而献身的,若无他们的英勇牺牲,这座城市的历史根基将不复存在。令人痛心的是,这些烈士生前誓死捍卫的城市,如今竟出现当地人挖掘其坟墓、甚至将其遗骸作为交易筹码的行径,这无疑是对英灵的亵渎与历史正义的践踏。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这是非人化暴行”。
(乌克兰利沃夫市市长萨多维)
如今这座墓被铲,遗骨成可交易之物,实为羞辱。俄罗斯文化中尊重先烈是坚定信仰,乌克兰此举触碰底线。此外还有一事,据苏联官方,1944年3月9日库兹涅佐夫执行任务时遭班德拉分子包围,为免泄密引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库兹涅佐夫当年对抗纳粹,俄方如今也定义乌当局为“纳粹分子”并强调“去纳粹化”,乌当局刨反纳粹英雄坟,对俄是更不可接受的羞辱。
(库兹涅佐夫)
将遗骸作为交易筹码并非首次出现此类情况。2023年春季,布查镇挖掘出250具身份有待确认的苏联军人遗骸,当时乌克兰国防部内部人士曾向BBC透露,乌方打算按照“一具遗骸换回十名战俘”的比例进行交换,不过,这一计划因遭到国际红十字会的强烈反对而最终搁置。
如今,利沃夫方面又公然将这一做法摆在了台面上。
“光荣山”
在这背后还有另一件事值得关注,此前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就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开始第二轮直接谈判。当时达成的一项协议内容便是战死士兵遗体的交换事宜。
依据已公布的交换框架,俄方单方面向乌方转交6000具乌军遗体。如果乌方有俄军士兵遗体交换,俄方会接收。俄乌双方决定交换全部重伤和重病以及25岁以下士兵俘虏。
协议执行期间,双方不对等状况尽显。截至7月17日,俄向乌交付超7000具乌军遗体,乌交还俄军遗体不足100具。因差距大,乌谋划找“替代筹码”,盯上苏军遗骨,企图借此向俄施压,将英雄墓园变利益交换场所。俄方认为,乌此举是对俄历史与未来尊严的双重侮辱。
(乌克兰拆除“光荣山”现场图)
尼古拉·库兹涅佐夫侄女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信附老照片:1944年解放日,利沃夫居民拆门板做担架抬受伤苏军去医院,照片背面铅笔字写着“他们救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回报?”八十年后,这座城市却将救命恩人的的骨头摆上谈判桌。
为了实现自身目的,竟不惜挖掘坟墓、倒卖尸体,把守护者的遗骸当作达成野心的筹码,这一行径表明俄乌冲突的局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凶险。这些人已然丧失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那么在战场上,他们的所作所为必然会更加肆无忌惮。俄乌局势再生变数,恐怕正一步步滑向更为黑暗、血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