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15架战机,干了一件连美国都皱眉的事。
卡塔尔空军上百架先进战机,就像没看见一样,连起飞都没有。
这不是一场常规的中东互殴,而是一次精准到秒的跨境打击。
时间是当地9号下午。以色列空军飞到卡塔尔首都多哈,目标只有一个:清除潜伏在此的哈马斯高层。据以色列方面的说法,他们仅用几秒时间就对同一目标发射了10枚导弹,打完就走,全机无损返回。
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样的战绩算不上第一次出现,但把战场搬到卡塔尔,美国的盟国、海湾土豪,这事的分量不一样了。
卡塔尔的军事储备,在海湾国家里不算差劲,甚至可以说是“壕得离谱”。
面积不大,但空军规模可吓人。36架美制F-15QA,24架法国“阵风”,12架“幻影”2000-5,加上36架“欧洲台风”。别说应付邻国摩擦,就连以色列除了F-35I之外的机型,都不敢掉以轻心。
问题来了,这一回卡塔尔的整个防空体系像是集体离线。
没有预警机起飞,没有战机拦截,地面防空系统也毫无反应。不是“阵风”打输了,也不是“台风”被压制,而是根本没进入战斗状态,雷达像没开机一样。
这种情况,就有两种解释。要么卡塔尔压根没有为这种攻击做任何防备,整个预警链条断裂,要么内部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比如有人配合外部势力,通过情报、技术手段让防空系统瘫痪。
如果是第二种,那这就是一次内部安全的大溃败了。
这次空袭让海湾国家格外不安。不是因为哈马斯在多哈是秘密,而是因为大家一直以为,以色列的空袭会有某种“不成文的边界”。以前打加沙、打叙利亚、甚至越境打伊朗都见过,但海湾国家首都一直是安全区。
底线一旦被踩,意思就不一样了。
以色列既然能打卡塔尔,就意味着它在行动上几乎不设限。为了军事目标,它完全可能将导弹送到任何一个海湾国家的头顶。
于是,不仅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科威特,这些平时多少还能和以色列维持“表面和气”的国家,也开始失眠。
回到空袭的国际反应上,各方的批评确实很快。中东多国第一时间谴责,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也站出来表态。意外的是,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公开质疑,以色列这样做的必要性。
但质疑归质疑,美国真要为卡塔尔出头制裁以色列?很难。
以色列的总理内塔尼亚胡,对国际舆论早就免疫。你说你的,他继续打他的。历史上类似的局面已经不止一次了,谴责的次数多了,反而成了背景噪音。
关键还是看美国愿不愿意动真格。华盛顿如果出手,效果当然不同,但参照现届特朗普政府的作风,海湾国家对这种可能性最好不要抱太高期待。
对于卡塔尔而言,这次事件的直接打击,不止是哈马斯高层的损失,更是对自己防御体系的质疑。几十亿美元堆出来的防空体系,被一次奇袭打得像透明玻璃一样,背后的原因不查清,无异于对外宣布“可以随时来打”。
对于海湾其他国家,这也是一次心理冲击。过去大家觉得只要和以色列维持某种默契,主权至少能得到表面上的尊重。
以色列这一行动告诉他们,默契是随时可以被抛到脑后的。
而这一次,15架战机的轰鸣,撕破的不只是多哈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