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打钱也不肯卖给中国?日德联手停供高铁车轮,中国反击后反倒登门求买!

发布日期:2025-10-09 09:05 点击次数:67

“想卡脖子?结果把自己脖子扭了!”

2023年初,日本和德国两家老牌钢厂突然发难,把已经签好的5.6亿车轮合同撕成一地碎片,放话“给钱也不卖”。消息一出,外媒跟着起哄,说中国高铁要“瘸脚”跑。当时不少乘客正刷着手机等春运车票,看到这条新闻心里一沉:回家路上不会突然没轮吧?

马钢的实验室里,气氛比外面零下20度的东北还冷。工程师把进口车轮像切西瓜一样一片片削开,显微镜下那27种微量元素像一堆偷偷摸摸的小密码。有人嘀咕:人家敢断供,不就是笃定我们造不出这玩意儿?

断供当天,仓库里还剩几千对进口轮,但只够撑几个月。高铁一天跑几千公里,轮子磨得飞快,库存就像沙漏里的沙子,眼见见底。研发团队连夜把第一代国产D1型车轮的测试数据翻出来,寿命只有进口货的六成,合格率还不到八成,怎么看都像不及格。

可时间不等人。有人把车轮比作高铁的鞋,没鞋只能光脚。马钢干脆把办公室搬进车间,炉子旁边打地铺,白天调配方,半夜守着钢水降温。钢水里的氧含量要压到百万分之十,氢含量更低到百万分之零点八,听起来像往长江里捞一滴带颜色的小水珠,只能靠一遍遍试错。

三个月后,实验室传出动静:新配方把27种微量元素重新排队,疲劳寿命直接反超国际标准47%。现场有人红着眼眶笑,说这回不是追跑,是领跑。

同一时期,IGBT芯片也传来消息。那玩意儿早年被国外卡得更狠,12亿一年进口费不说,还三倍价买回一批上机就炸的残次品。研发团队从2008年先收购英国小公司攒底子,到2016年把纯国产芯片塞进复兴号,才算把心放回肚子里。

轮子有了,芯片有了,连齿轮箱里的润滑油都换了国产昆仑。有人打趣:高铁现在从鞋到血全是中国造,跑起来就是一条龙。

市场反应最真实。国产车轮上市,售价只有进口货的三分之一,性能还更好。日本住友金属订单直接掉四成,德国BVV连年亏到被中国公司打包收购。最戏剧的一幕是德国铁路公司反过来买了160件马钢轮,装在他们自家ICE列车上,日本实验室也悄悄买回去拆着看。

印度甩来3.9万个车轮的大单,韩国高铁全线换装中国轮。全球市场三成份额到手,国际铁路联盟开会时,中国专家从后排被拉到前排,11项高铁核心标准由我们牵头写。过去是去听课,现在轮到我们发卷子。

回头看,断供那天像一记闷棍,却也把所有人打醒:技术这玩意儿,靠买永远买不到安心,自己攥在手里才睡得着。如今复兴号在京沪线上跑出453公里交会试验,车轮稳稳当当,耳边风声像在嘲笑当年那些“瘸脚”预言。

车轮的故事讲完,你觉得下一个被卡脖子的零件会是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