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为护阿富汗,中国不怕把事闹大,居然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大感意外:美军仓皇逃离的阿富汗竟然能够在当下得到东方阵营的高度青睐,时代变了的具象化让特朗普几乎措手不及。不过,半途而废的行为做法显然不符合特朗普的气质风格,于是未来可以预见的态势必然是双管齐下、冷热交替,在没有达成目的前绝对不会放弃。
说起这次阿富汗风波,得从9月18日特朗普在伦敦的发布会说起。他在那儿跟英国首相聊天,顺嘴提了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旧账,特别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这基地确实是个烫手山芋。美军当年撤离时的仓促,现在看来留下的不只是设施,还有战略真空。特朗普提到离中国核武器制造地一小时飞机距离,这个说法本身就很可疑。中国的核设施分布在多个省份,有的在西北深处,有的在西南山区,从巴格拉姆飞一小时能到哪里?这种模糊的距离描述,更像是为了营造紧张感。
塔利班的回应倒是硬气。他们搬出2020年多哈协议,这份协议当时是特朗普政府签的,白纸黑字写着美国撤军、不干涉阿富汗内政。现在特朗普想反悔,塔利班自然不答应。阿富汗这20年被折腾够了,好不容易外国军队走了,哪会再开门迎狼。
巴格拉姆的战略价值确实存在。那地方在喀布尔以北约50公里,海拔1500米,跑道能起降大型运输机和战斗机。美军在那儿经营了20年,建了机库、油库、弹药库,还有完整的后勤设施。从地缘上看,往北能辐射中亚五国,往西能盯着伊朗,往东能看到中国新疆。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念念不忘。
但问题是,现在的阿富汗不是2001年。那时候911刚发生,国际社会默许美国进入阿富汗打恐怖组织。现在呢?美军已经撤了,塔利班是事实上的政权,虽然国际承认度有限,但至少控制着全境。特朗普如果想重新驻军,师出无名,国内舆论也不会支持。美国人对阿富汗战争早就厌倦了。
9月26日的四国外长会议是个转折点。
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坐到一起,讨论的就是阿富汗稳定问题。这四个国家都是阿富汗的邻居或准邻居,对阿富汗局势有直接利害关系。声明里那句反对在阿富汗及周边建军事基地,虽然没点名,但谁都知道说的是谁。
这背后的利益链条很清楚。中国在意的是西部安全和中亚通道,阿富汗乱了,新疆边境就会有压力,中巴经济走廊也会受影响。俄罗斯担心的是中亚地区的分裂势力,阿富汗如果成了恐怖主义温床,会波及俄罗斯南部边境。伊朗夹在中间,西边是美军驻扎的伊拉克,东边如果美军再回阿富汗,那就是两面夹击。巴基斯坦跟阿富汗接壤2400多公里,边境线长得可怕,阿富汗不稳,巴基斯坦就别想安生。
四国声明不是空话。这些年,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投入不少。援助粮食、修路、建医院,还帮着培训技术人员。俄罗斯跟塔利班保持沟通,莫斯科还办过几次阿富汗问题会议。伊朗虽然跟塔利班有教派分歧,但在反美这点上立场一致。巴基斯坦就更不用说了,塔利班当年就是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展起来的,两边关系复杂但紧密。
特朗普的盘算是什么?
他想用阿富汗当棋子,牵制中国。如果能在巴格拉姆重新部署,就能监视中国西部,还能给伊朗施压。配合美军在中东和印度洋的部署,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听起来美好,实际操作难度大得很。
首先,塔利班不会同意。他们好不容易赶走美军,现在让美军回来?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塔利班虽然需要国际援助,但底线很清楚,主权不容侵犯。
其次,国际环境变了。2001年时,美国是单极霸主,说什么是什么。现在呢?中国经济体量世界第二,俄罗斯虽然有困难但军事实力还在,中东国家也不像以前那样唯美国马首是瞻。沙特跟伊朗都和解了,卡塔尔在斡旋各方,阿联酋忙着搞经济多元化。美国想在阿富汗搞事,周边国家会联手抵制。
再说国内。美国在阿富汗花了2万亿美元,死了2400多名士兵,最后灰溜溜撤军。现在特朗普要重新介入,国会能批钱吗?民主党肯定反对,共和党内部也有分歧。美国选民关心的是通胀、就业、医保,不是万里之外的阿富汗。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放狠话,说坏事会发生,这是他一贯的谈判策略。先威胁,然后等对方妥协,最后自己宣布胜利。可这次不一样,对面不是欧洲盟友,不是小国政府,是有中俄伊巴撑腰的塔利班。
中国这边的策略很务实。不直接对抗,但把话说清楚。四国声明就是划红线,告诉美国别乱来。同时,继续推动阿富汗经济重建,帮塔利班站稳脚跟。塔利班越稳定,美国重返的空间就越小。中国还在跟周边国家协调,确保大家立场一致。
阿富汗对中国来说,不是扩张目标,是安全缓冲。西部边境稳了,中亚能源通道才畅通,一带一路才能往西推进。所以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驻军,而是用经济手段拉住阿富汗。修路、通电、建矿场,让阿富汗人看到实惠,自然会亲近。
塔利班也在学着做生意。他们知道光靠意识形态治不好国,得发展经济。中国的投资有吸引力,不附带政治条件,不干涉内政,只谈生意。这对刚掌权的塔利班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合作方式。
特朗普现在骑虎难下。话放出去了,不能不做点什么,否则显得软弱。但真要动手,困难重重。最可能的结果是继续嘴炮,偶尔派架无人机飞一圈,然后宣称达到了威慑目的。美国国内的选举政治,需要他不断制造话题,保持曝光度,但实际行动会很谨慎。
阿富汗这局棋,已经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了。